川南地區(qū)綜合性門戶網站

來李莊,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!

文苑川南在線 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5-30

  梁思成,楊廷寶,童寯,林徽因等一代建筑大師傳奇的一生。

  5月28日,李莊《藍圖》為你揭曉!

1.jpg

“藍圖:畢業(yè)于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第一代中國建筑師”李莊展覽 季泓利 攝 

《藍圖》在李莊開展

  5月28日,《藍圖——畢業(yè)于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第一代中國建筑師》展覽在李莊國際營造學術交流中心開幕。

  這個展覽,此前已在南京、上海、北京和費城相繼舉辦。

2.jpg

《藍圖》展覽開幕

  本次展覽由李莊古鎮(zhèn)景區(qū)管理委員會與東南大學建筑學院、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韋茨曼設計學院共同主辦。旨在展示梁思成、楊廷寶、童寯、林徽因等懷揣建筑師夢想的留學生們,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刻苦求學,學成回國后進行建筑實踐、建筑學研究及教育探索等成果,進而推動中國現代建筑發(fā)展。同時,也展示了中國現代建筑在與國際對話和自身實踐探索中的“現代性”與“本土性”不斷交織與演變的過程。

3.jpg

國內外專家來到李莊參觀展覽 吳宇豪 攝

  展廳內,梁思成的建筑歷史作業(yè),林徽因的美術作品,童寯的花園主題設計……

4.jpg

嘉賓參觀展覽

  一代建筑宗師們的手稿,引來中外觀眾駐足欣賞,賓夕法尼亞大學,如何開創(chuàng)了現代建筑學教學模式?學生又是怎樣一步步變成大咖的?《藍圖》會給你答案!

  如果說這一場展覽是和一代建筑師的時空對話,那么,中國建筑史的形成則是一段在風雨飄搖歲月中艱苦卓絕的奮斗史。

《中國建筑史》在李莊“誕”生

  1924年,梁思成赴美入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筑。同年,林徽因留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,1927年,獲美術學士學位。

5.jpg

1936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北京天壇 圖據賓夕法尼亞大學費舍爾美術圖書館照片集

  1928年,林徽因與梁思成共同創(chuàng)建了中國首個建筑系——東北大學建筑系。之后,兩人先后加入中國營造學社。

  1932年,梁思成開啟了古建筑調查。

6.jpg

粱思成考察測繪趙州橋 1933年,中國營造學社影像資料,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藏

  此后的十年,中國大地戰(zhàn)火不斷,但梁思成與林徽因的足跡踏遍了中國兩百多個縣,考察測繪了2738處唐、宋、遼、金、元、明、清等朝代的古建筑遺存。許多建筑的意義首次被認識,例如明確了五臺山佛光寺為中國唐代木構建筑。

7.jpg

林徽因測繪五臺山佛光寺經幢 圖據賓夕法尼亞大學威爾瑪·費爾班克建筑檔案

  1940年,梁思成與林徽因來到李莊,1941年秋,梁思成開始著手《中國建筑史》的寫作。進入工作狀態(tài)的梁思成、林徽因,獲得極大快慰。只是梁思成的身體也垮了下來,脊椎軟骨硬化病使他不得不經常戴著鐵馬甲工作,下巴還用一個花瓶支撐著;而林徽因的肺病也越來越嚴重。

8.jpg

粱林夫婦在李莊

  1944年,《中國建筑史》終于完成。

李莊的“前”世“今”生

  在動蕩不安的戰(zhàn)爭年代 ,正是李莊以一封“同大遷川,李莊歡迎,一切需要,地方供給”的十六字電文,促成了梁思成、林徽因、、童第周等一大批享譽國內外的大師來到李莊,為這個偏遠和閉塞的小鎮(zhèn)送來了知識和人才,也為中外合作埋下了歷史淵源。

  因為他們的到來,李莊成為戰(zhàn)時中國與重慶、成都、昆明并稱的“抗戰(zhàn)時期四大文化中心”。

  跨越了將近一個世紀,2024年5月28日,《藍圖》展覽在李莊國際營造學術交流中心開幕。

9.jpg

中西建筑學術交流活動

  這一天,李莊注定因世界建筑學的群星薈萃而閃耀。

10.jpg

展覽信息

“藍圖:畢業(yè)于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第一代中國建筑師”李莊展覽

  地點:

  李莊國際營造學術交流中心(李莊古鎮(zhèn)月亮田景區(qū)內)

11.jpg

  時間

  2024年5月28日~8月24日

  展覽章節(jié)

  第一部分 賓夕法尼亞大學及其建筑教育

  第二部分 賓大建筑的第一代中國留學生

  第三部分 第一代中國留學生的人生軌跡

  第四部分 第一代中國留學生的歸國貢獻

  第五部分 第一代中國建筑師(賓大背景)作品

  主辦單位

  宜賓李莊古鎮(zhèn)景區(qū)管理委員會

 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

  賓夕法尼亞大學韋茨曼設計學院

  承辦單位

  李莊文化抗戰(zhàn)博物館

  交通指南

  李莊公交:乘坐39路、45路直達李莊游客接待中心站點。

  自駕車:導航至李莊月亮田停車場,步行至中國李莊國際營造學術交流中心。

  tips:食品、寵物請勿帶入展廳。

(來源:宜賓發(fā)布綜合四川觀察、宜賓新聞網、中國李莊、南方人物周刊、四川僑聯)

編輯:李永鑫


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文苑